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阅读材料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材料二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郑和成功地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怎样的社会特征?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
A. 漫话“焚书坑儒” B. 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张骞与丝绸之路 D. 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明朝时,我国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①日本 ②英国 ③荷兰 ④葡萄牙 ⑤沙俄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 台湾 B. 东北 C. 西藏 D. 新疆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以下内容能够反映明朝经济发展的有 ①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 ②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盛产青花瓷 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许多较大商业城市 ④在江南的丝织业中心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社会秩序动荡 B. 边疆防御巩固 C. 军政实现合一 D. 皇权高度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