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方式。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是哪国颁布的法律文献?基于此法律该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2)图2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中?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3)图3所示法律文献的核心思想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如下图是人类发明的早期火车,它的发明者是谁?
(2)上图中的交通工具最早使用的动力是什么?图中的交通工具最早使用的动力促进了什么新能源的利用?
(3)在横线上填空:开始于18世纪 年代的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 的一次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应当如何辨证地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1)材料一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有什么意义?海外贸易示意图反映英国海外贸易如何?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轮船主要使用什么能源?材料反映的现象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为什么我国要强调“节能减排”。
1804年12月的一天,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堂里,正举行一场隆重的皇帝加冕典礼。皇帝身材虽然不高,但显得十分英武……他就是一代枭雄拿破仑。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岁时,拿破仑转到法国声望最高的军校巴黎军事学院,主修炮兵学。16岁时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派往炮兵团服役。军校对拿破仑的鉴定:“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自然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材料反映出青年时代的拿破仑具有哪些有些品质?
材料二“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
——恩格斯
(2)试概述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材料三“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3)你是怎样评价拿破仑的?
材料四“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失败,大伤元气。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从拿破仑的一生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因而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
项 目 | 生产能力情况 |
煤产量 | 占世界总产量的2/3,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 |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 | 占欧洲的一半以上 |
生铁产量 | 已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是德国的10倍 |
材料三 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在当时成为一流强国的原因。
(2)第一届世博会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举出两例材料一中“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的交通工具。
(3)材料二表明什么?
(4)材料三描绘了什么现象?人类如何避免这样的现象?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