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公车上书 | 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
B | 百日维新 | 挽救了民族危亡 |
C | 《定国是诏》颁布 |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
D | 戊戌政变 |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
A. A B. B C. C D. D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 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 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
A.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洪秀全称“天王”
C. 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 天京事变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 ( )
A. 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 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 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 清军战斗力不强 B. 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 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