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下材料均据《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商君曰:治世不一道,则国不法古 材料二:...

以下材料均据《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商君曰:治世不一道,则国不法古

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材料三:(变法)行之十年,秦民高兴,道无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君有怎样的思想主张?

(3)材料二体现了他的什么变法措施?其它还有哪些变法措施?(至少写出一条)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变法的意义?

(5)这场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1)商鞅 (2)改革 (3)确立县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 (4)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等。言之有理就给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治世不一道,则国不法古”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这句话的人是商鞅,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他主张改革,为了国家强大施行了变法,被称为商鞅变法。 (2)从材料一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商鞅的思想主张是改革,他认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可以根据时代需要进行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根据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内容体现了他确立县制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商鞅变法的内容还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 (4)根据材料三“秦民高兴,道无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变法告诉改革是强国之路;但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据本国的国情进行改革,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违背客观规律的改革是不能成功的。 点睛:商鞅变法是一次大变革,通过他的改革,使秦国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由此可知,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强盛,一个国家要发展要适时的根据国情进行改革,推动国家发展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西汉)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受封的主要是哪几类人?

(3)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受封的诸侯享有哪些权利?

(4)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受封的诸侯要向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5)这种政治制度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意义?(至少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

劳动工具反映社会的发展,下列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②石斧 石锛  ③六角形铁锄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查看答案

古籍中赞扬某水利工程是写道:“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江南河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官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管仲改革之时    B. 周平王东迁之际

C. 商鞅变法之后    D. 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违反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