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涂山》“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为谁,只见清淮入海流。”这首诗称赞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他是:( )
A. 盘古 B. 炎帝 C. 禹 D. 共工
商代著名的司母戊方鼎,它说明我国商周时期( )
A. 畜牧业发达 B. 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 铁器开始使用 D.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 懂得取火 B. 使用火 C. 保存火种 D. 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
A. 夏王桀 B. 商王纣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 B. 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
C. 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 D. 河姆渡人正在捕鱼
材料一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改编自《历史》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自刘少豪《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重要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