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来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甘英到达波斯湾
C.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 齐桓公首霸 B. 商鞅变法 C. 郡县制确立 D. 百家争鸣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 “仁”和“礼” B. “无为” C. “兼爱”和“非攻” D. “法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概括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举两例说明洋务派是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
(2)从材料二中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