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条约签订的场景?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
⑶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在中国取得的特权。
⑷两个个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
A.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 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1894年(农历甲午年) B. 1901年(农历辛丑年)
C. 1898年(农历戊戌年) D. 1911年(农历辛亥年)
《天演论》是某位思想家的译著,书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 )
A. 魏源 B. 严复 C. 谭嗣同 D. 孙中山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 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甲午战争的惨败 D. 中华民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