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官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官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唐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它诞生于哪个朝代?

(3)除唐太宗外,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哪两位?这种制度何时被废除?

(4)依据材料二,说明这种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1)门户高低;分科考试;正式设置进士科 (2)科举制;隋朝 (3)武则天、唐玄宗;清朝末年 (4)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官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可知,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门第高低;为了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重视发展科举制,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入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到考到老年,仍为中进士。因此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因此,“长策”指科举制。根据(1)的分析可知,科举制诞生于隋朝。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主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清朝末年科举制被废除。因此,除唐太宗外,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武则天、唐玄宗;清朝末年被废除。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产生的积极作用是,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阅读的印迹。在这部书中他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

A. 三国鼎立                     B.楚汉之争

C.开元盛世                     D.岳飞抗金事迹

 

查看答案

六年级(2)班的同学们课余时间要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苏轼》。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 和休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查看答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

A. 行省制度    B. 八旗制度    C. 郡县制度    D. 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今天,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  )

A. 中书省辖地    B. 宣政院辖地    C. 江浙行省    D. 辽阳行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