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哪一宗教的传播线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电影«阿育王»是描述的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期间的历史,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
C. D.
世界有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其划分标准是( )
A. 智力差异 B. 文明程度 C. 体质特征 D. 自然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并列出三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 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
——唐 胡曾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秦王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一中的秦王为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分别统一了什么?
(4)材料二中的“胡”指哪个少数民族?为了抗击这个少数民族,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