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列举这场自强运动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创办的企业一例。并据材料一写出这场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

(2)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学习日本的政治体制后,“十年而图霸”实现了吗?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这棵大树砍断了。树断了,树墩还在”的含义。

材料四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4)根据材料四,写出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5)根据以上分析和以上运动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1)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或左宗棠福州船政局(举军事工业及代表人物一例即可得分);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 (2)封建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封建帝制);没有 (3)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4)对西方文明的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言之有理即可) (5)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如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 (2)根据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戊戌变法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学习日本的政治体制后,“十年而图霸”没有实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这棵大树砍断了。树断了,树墩还在”的含义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是:对西方文明的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概否定,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对近代化探索的认识与理解。(1)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前期是“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后期是“求富”,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2)关键词“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即历史上的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关键词“树断了,树墩还在”,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使民族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4)围绕“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因为胡适对西方文明的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这有点极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概否定,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5)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因为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但是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在此书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材料一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是谁?实践这一思想的活动是什么?

材料二 (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是对哪一场运动的评价?“新学家们”指的是资产阶级的哪一派别?这场运动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3)请你从材料三中概括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有何影响?

材料四   《新青年》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愚昧和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恶果.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4)《新青年》杂志是哪一场运动的主要阵地?根据材料三指出该运动斗争的对象?

(5)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之痛】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的是指哪次战争? “界碑”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2)“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这一史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3)请问英国人、法国人……等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

【奋起抗争】

在中华民族悲壮的近代历史中,他们的名字永垂史册,仔细读图

(4)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人物的英雄业绩。两位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5)通过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注意:至少两个角度

 

查看答案

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

A.反对尊孔复古       B.继续反封建

C.主张民主共和       D.向西方学习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 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 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 都有巨额赔款    D. 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