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辨析改错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火烧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

辨析改错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火烧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 )

(2)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镌刻着邓世昌虎门销烟的场面。( )

(3)“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无耻掠夺。这一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4)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

 

(1)错误: 八国联军 改正: 英法联军 (2)错误: 邓世昌 改正: 林则徐 (3)错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改正: 第二次鸦片战争 (4)错误: 兴中会 改正: 中国同盟会 (5)错误: 民主 改正: 民族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国家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 (2)根据所学可知,虎门销烟的历史人物是林则徐,邓世昌是与甲午战争有关的人物。 (3)根据所学可知,瓦德西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的联军统帅,所以题干事件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的劫掠。 (4)根据所学可知,兴中会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而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属于革命政党的是1905年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5)根据所学可知,与同盟会纲领相对应的三民主义,分别是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故题干中的“民主”应改为“民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中国近代史,要学会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概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封建势力强,人民力量大    B. 侵略与抗争,雄狮渐已醒

C. 打倒美国佬,保国保家乡    D. 落后旧中国,列强来侵略

 

查看答案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

《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二十一条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前,“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语词,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反复宣扬,但并没有得到晚清社会的普遍认同。辛亥革命后,“进化”、“科学”、“革命”、“民主”等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这表明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    B. 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    C. 促进社会思想解放    D.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查看答案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

A. 南京    B. 南昌    C. 北京    D. 武昌

 

查看答案

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武昌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