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抓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赔款、严禁、拆毁、划定”四个词...

抓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赔款、严禁、拆毁、划定”四个词来帮助记忆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可见题中条约是《辛丑条约》。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 镇压义和团运动    B. 维护清朝统治    C. 占领天津    D. 迫使清朝投降

 

查看答案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下列分析不能从上面直接获取的是( )

A.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趋势    B. 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

C.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D.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封面,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杂志。从第四卷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

(1)这本杂志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

(2)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除了陈独秀外,再列举出另外一位?

(3)他们高举哪两面大旗?

(4)请写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材料二  西洋任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所以我要写出来本志得罪社会的原因,布告天下。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5)“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是指什么?

(6)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你认为新文化运动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

 

查看答案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1)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请问这个运动的性质是?

(2)根据材料二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

(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还传播了什么思想?

(5)根据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强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不会轻易地忘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这一耻辱。清政府……准备为将来抵御列强而积蓄军事和财政上的力量。……(曾国藩、李鸿章)对西方技术的兴趣是直接由镇压叛乱引起的。在1860年和1862年初,上海英法联军的火力轻易地打退了太平军,这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 洋务派进行的近代化军事工业建设,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供应工厂燃料等,各类民用企业纷纷出现。即使在洋务运动停办后,许多民间企业也并未消失。

(1)洋务运动打出了什么口号?从材料一中归纳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

(2)列举该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两个。

(3)除了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外,该派别还有哪几项活动?至少写出两项。

(4)从材料二来看,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