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水稻和粟,你知道在宋代从越南引进农作物叫什么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唐代生产工具创新和改进方面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行省制度(2)C (3)占城稻。 (4)唐朝:青瓷、白瓷、唐三彩;宋朝:景德镇瓷都、五大名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 (6)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题意的关键词“元朝”、“地方”,结合课本所学,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依据题文“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反映了科举制“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体现了考试的公平竞争。C符合题意。ABD在题文的观点中没有体现。 (3)依据题文“宋代从越南引进农作物”,结合课本所学,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江南地区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4)依据题文列举“唐朝生产工具的改进”。结合课本所学,唐朝农民改进耕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促进农耕的发展;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提高了人们的抗旱能力。生产工具的改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第一问依据题意“宋、元时期”“文学表现”结合课本所学,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是元朝主要文学形式;第二小问依据题意“科技成就”,结合课本所学,宋元是我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6)结合材料从元朝的行省制、宋元的科技文化等,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的现实得出答案: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点睛: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做法为读、找、析、答。读问题,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读材料;找材料中与设置问题相关的部分关键词,找材料和教材知识相关的部分;分析材料中找出来的关键词、关键部分和教材中的知识点中有哪些是考察的对象;答要准确、规范、有序回答是解题的落脚点。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政权示意图

                 

(1)结合图示,你认为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存在的突出特点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材料二:宋代经济发展组图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图片分别代表宋代南方经济哪一部分发展?

材料三: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丝麻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此,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出现。“苏瑚熟,天下足”的谚语。

(3)“苏瑚熟,天下足”表明      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4)材料三说明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说说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今天我国正在开展一项伟大的工程——西部大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西部大开发有哪些好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这一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图: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市舶收入占全国收入的20%。

(2)观察材料二和图,说出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朝廷设计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3)以史为鉴,唐宋对外交往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治世出现】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和同一家】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3)依据材料四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上图见证的是汉藏之间哪一历史事件?

【对外交流】

材料四: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4)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书,记载了他游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5)根据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下图中属于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是我国古代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宋朝过什么节日的场景(   )

A. 中秋节    B. 春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