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辱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二: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日本竭力挑拨南京和西安的关系,声明不能坐视南京同西安妥协,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以便趁火打劫。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大规模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而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坚决反对“讨伐”,坚持营救蒋介石。

(1)从材料一内容中可以看出,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材料一中所说的“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中的形势说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1)目的是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是指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而国民党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却围攻红军打内战。 (3)当时局势下如果蒋介石被杀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内战,便于日本侵华,为了抗日大业,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结果: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积极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开始展开第二次合作。 【解析】(1)分析材料一的“我们反对政府的屈辱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可以总结出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我们应该学习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分析材料一的“我们反对政府的屈辱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三省沦于敌手。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而国民党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却围攻红军打内战。因此,材料一中所说的“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指的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而国民党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却围攻红军打内战。 (3)分析材料二的“日本竭力挑拨南京和西安的关系,声明不能坐视南京同西安妥协,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以便趁火打劫。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大规模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可以归纳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是:当时局势下如果蒋介石被杀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内战,便于日本侵华,为了抗日大业,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开始展开第二次合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 局部抗战阶段

B. 全国抗战阶段

C. 局部反攻阶段

D. 大反攻阶段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所画的某历史事件发展简单示意图,据此可知该事件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A. 周恩来

B. 张学良

C. 邓世昌

D. 康有为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A. 发生时间

B. 发动者

C. 解决过程

D. 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原因的是

①日本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③张、杨的伟大爱国情结

④张、杨不愿意再接受蒋介石的领导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