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饭稻羹(gēng,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糊状食物)鱼,或火耕而水耒辱,……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禾念(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吠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诸侯以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历史上把“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这一阶段成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齐、楚、晋的霸主分别是谁?
请回答:
(1)读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长安 B.:安息
(2)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为开辟这一商路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
(3)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后判断
铁制工具的使用,使战国时期的各国都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总结成都平原与岷江水害斗争的经验而筑成的都江堰。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每年夏秋,水量骤增,灌县以下常泛滥成灾。相传在李冰主持下,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将岷江分为内江(郫江)和外江(检江),分散了岷江的水流,既免除了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以下观点或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以上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都江堰是秦朝时修建的。
(2)都江堰的设计较为科学。
(3)都江堰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都江堰的修建便利了灌溉和运输,促进了经济发展。
(5)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进步
下列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顾恺之的贡献在哪一方面
A. 书法
B. 绘画
C. 音乐
D. 文学
西晋末年中原动乱,出现了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南移
D.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