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材料三: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所学知识,商君变法后的秦国百姓要想获得爵位与赏赐土地,最佳方法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皇帝”指谁?体现了哪一项改革措施?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此次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商鞅 建立军功(或参军打仗多杀敌人等) (2)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政治支柱。 (3)(北魏)孝文帝;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任意一点即可)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和平交往 (5)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商君”指的是商鞅。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赏赐土地。因此,商君变法后的秦国百姓要想获得爵位与赏赐土地,最佳方法是建立军功(或参军打仗多杀敌人等)。 (2)根据材料二的“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和“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可以看出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政治支柱是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的“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皇帝是(北魏)孝文帝。“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体现的是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还包括: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依据材料三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交往是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 (5)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由此可见,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 点睛:学习历史,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例如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正确识记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结合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答案。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和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成功的改革或变法,都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社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二:

材料三: 2014年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将为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凯撒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传入的?为开辟这一通道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人物是谁?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将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3)经过这条通道,诞生于古印度的哪一种宗教传入我国?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设立丝路基金有什么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为什么原始居民的房屋?

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小明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 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 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查看答案

江南经济的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A.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 南方比较安定

C. 淝水之战的胜利,阻止游牧民族南下    D.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