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灭掉六国的“秦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 )
A. 统一货币 B. 统一文字
C. 实行郡县制 D. 颁布“推恩令”
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 太尉 B. 刺史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光武帝 D. 汉高祖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人与人的和谐:依据所学知识,请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两对和谐的君臣。并说明理由。
(2)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沿用至今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请列举该工程的三个组成部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4)请你从儒家、法家和道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三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1)材料一体现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如何实现这一主张?孔子还有哪些思想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3)材料三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观点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谋反”,死后遭“车裂”。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秦)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找出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材料二表明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2)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3)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