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四 (汉武帝)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2)从材料二、材料三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重视什么?因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

(3)汉武帝时期,国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局面?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政治、思想、经济方面的原因。

 

 

(1)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2)农业生产。“文景之治”。 (3)大一统的局面。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范围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可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重视农业生产;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轻徭薄赋;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以德化民;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提倡节俭;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国家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范围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期全国青壮年男子仅有三四百万,秦始皇征调青壮年男子30万……每年征调服役的有二三百万,占全国人口的15%。死刑种类也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1)材料说明秦朝的统治有什么特点?秦始皇征调大量的民力修建大型工程,请举两例

材料二 西寺坡镇是安徽宿州市埇桥辖区下的一个普通小镇,却承载着大泽乡起义发生地的历史遗泽,而且还存有大泽乡起义遗址“涉故台”,2014年正式更名为大泽乡镇,这也意味着大泽乡起义旧址的地名终于实至名归,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2)大泽乡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三 

1

2

(3)1事件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4)2中国象棋棋盘两军对峙的分界线是楚河汉界,“分别指谁?

(5)“”“两人曾是反秦战友后来却变成对手,他们之间战争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3)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查看答案

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白马寺——我国第一座道教寺院

B.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C. 华佗——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

D. 《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查看答案

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 )

都创立于东汉末年 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 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 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中国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 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 中国的丝绸等货物转运欧洲

D. 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