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苏俄(苏联)时期先后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给各国的经济建设提供...

苏俄(苏联)时期先后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给各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920—1921年,苏俄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  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材料三  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行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 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列宁认为“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的政策是什么?为此列宁提出应借鉴利用什么生产方式来提高生产力?

(2)据材料二指出苏俄当时实施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具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苏联当时实行的什么经济模式?概括指出这一模式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注意哪些问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新经济政策。 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或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发展生产)。 (3)斯大林模式。 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或权力高度集中或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 (4)关注民生;结合国情;尊重经济规律。(三点任答一点)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许多人死于饥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认为“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的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此列宁提出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根据材料二“实行粮食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出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或农民 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说明当时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具有的特点是: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3)根据材料三“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行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苏联当时实行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完全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管理经济,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政策的制定要关注民生;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具有创新精神,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等。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抓住材料“1920—1921年,苏俄许多人死于饥饿”,因为直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政策最终证明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是这种政策严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此列宁提出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考查学生材料理解能力,关键词:“实行粮食税”,因为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或农民 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说明当时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具有的特点是: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3)抓住关键内容,进行分析,因为“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行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这反映了苏联当时实行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完全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管理经济,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4)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注意的问题:经济政策的制定要关注民生;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具有创新精神,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世界先后经历两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结合这两次科技革命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感知历史】

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动力机

 

 

进入时代

 

 

 

【感受历史】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⑵请举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上述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感悟历史】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⑶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

⑷结合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做贡献。

 

查看答案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和铁路总长对比表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

385万吨

1:14.8

铁路总长(1861)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10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哪一事件后俄国落后局面有所改变?

材料二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 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世界历史》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上述措施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四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

——《大国崛起》解说词

(4)“华盛顿创立了美国”的战争开端是什么?林肯通过哪场战争“拯救了美国”?

(5)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试结合所说的相关史实,回答以下问题:

【名画欣赏】

 

1)说出这幅画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时期代表人物?这幅画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智者追思】

 

2)上面三位是同一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思想,谈谈他们思想的核心内容。

【美文欣赏】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3)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它的作者是谁?这个文献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静坐沉思】

4)这些思想解放运动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 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查看答案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军舰上(下图左)的大炮发出了震撼世界的怒吼,起义部队潮涌般冲进反动政府最后的堡垒(下图右),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这件事发生于(  )

A. 巴黎    B. 彼得格勒

C. 伦敦    D. 华盛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