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各国采取的办法是( )
1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德国纳粹党上台实行法西斯专政 3美国实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政策 4日本在中国东北挑起侵华战争
A. 1、2、3 B. 2、3、4 C. 1、2、4、 D 1、3、4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选演讲中说到:“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这里共同的价值观指“新政”使美国人接受了( )
A. 黑人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遏制共产主义
C. 人权高于王权 D. 国家可以干预指导经济
列宁曾经评价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埋下了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彻底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 美国和德国 B. 美国和日本
C. 法国和德国 D. 德国和英国
“第一,德国及其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第三······赤道以北原德国殖民地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纳鲁岛名义上归属英国,实际上由澳大利亚托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 B. 是战胜国对战后世界局势的重新安排
C. 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隐患 D. 全体协约国都签署了该文件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的规划自己的发展过程,这是该国领导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这个国家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亡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文中的这种“创造”指的是( )
A. 斯大林模式 B. 新经济政策 C. 成立苏联 D. 将国家权利交给人民,给人民以民主
比利时漫画大师埃尔热于1929年所著的《丁丁在苏联》反映了记者丁丁前往苏联实地采访的经历。下列场景中,当时丁丁不可能经历的是( )
A. 在某农场看到一幅农民开拖拉机的宣传画 B. 听到不远处钢铁厂传来刺耳的机器轰鸣声
C. 看到莫斯科居民拍着长队领取面包 D. 与维奇斯基小朋友去超市跟售货员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