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颂的友好篇章。        

——摘编自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

(1)“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发生在哪一朝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材料中所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今天的哪里?这条“古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一大洲?

(3)说说“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西汉,汉武帝 (2)陕西西安 欧洲 (3)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发生在公元前138、公元前119年,属于西汉时期,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丝绸之路。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这条“古丝绸之路”最远到达欧洲.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难度适中。(1)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和作用的不同:第一次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第二次目的是为了联合乌孙王国,给匈奴以更沉重的打击。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因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丝绸之路。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欧洲大秦(罗马)。(3)考查学生归纳能力,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以下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是谁的思想?他属于什么派别?他的治学态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秦汉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西汉时期,在我国出现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与之不同的是,秦朝在秦二世时期就被推翻,对此,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

(1)图一和图二所示房屋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两图分别指哪个原始居民的建筑?

(2)他们分别种植什么作物?

(3)他们都属于什么石器时代?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事例

材料一  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  六字炳春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倾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4)根据材料一思考,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百姓安定生活,改造自然?材料二中,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主持修建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查看答案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刘邦就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远古时代,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