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 抗击外来侵略 B. 民族关系发展 C. 中外友好往来 D. 君主专制强化
下面有力地促进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措施主要是( )
A.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B. 修灵渠
C. “焚书坑儒
D. 修筑长城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法治国是时代的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反腐败、“打老虎”的关键。汲取古今中外法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这一重大任务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步骤一:回顾西方民主与法制建设
材料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权利法案》
材料二:当民众发现他们在有力的政府的管理下生活安定时;……当栽下的幸福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时;当每个人开始品尝自由的果实……所有这些幸事都会被归功于新政府有利的影响。
——华盛顿的私人信件
(1)材料一中英国制定了什么制度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材料二中为了保障人民权利,美国1776年通过了什么文件?近代社会的发展是民主代替专制、法制代替人治的过程,请列举一例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扩张时期为巩固资产阶级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或改革。
(3)法制建设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难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一美国历史上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颁布的法律文件。
步骤二:反思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
材料三:追溯中国宪政史,早期改良派知识精英认识到了民主政治对国家兴盛的意义,……形成了一股宪政思潮,从而开启了宪政运动的实践之门……1912年3月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昙花一现的《临时约法》与其后接二连三的立宪丑剧和骗局,使得近代中国宪政的命运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4)结合材料中国近代史上哪个事件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作用是什么?
(5)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怎么样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建国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哪一时期?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这一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特点是什么?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
(7)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请回答: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那一年?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谁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根据材料三,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一战后在远东地区和美国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意大利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 )
A. 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 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