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划过”、1921年,“中国迎来曙光”的分别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阅读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事件:《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3)渡江战役;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4)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解析】(1)依据材料三时间提示“1901年”。结合课本所学,191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l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依据材料三“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说明这件事情给中国黑暗的统治带来了一丝光亮,给人民带来希望,但是最终失败了;结合课本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因此1911年的“一道闪电”后“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依据材料二“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可知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3月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领导了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最大一次胜仗;1940年八路军总部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依据材料三“百万雄师过大江”,可知是渡江战役。结合课本所学,1949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4)依据前面的材料1911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由此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胜利。由此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睛:通过本题的材料和文字,显示了中国革命史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抗争史: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但都是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得出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

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材料三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4)材料三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分别做了怎样的探索?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5)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什么运动?

(6)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1948年底,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依据其行程判断,他参加了

A. 北伐战争    B. 百团大战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毛泽东比喻说“蒋介石把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中间力量弱,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为此中共做出的战略部署是

A.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

B. 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

C. 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

D.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  )

A. 《甲午风云》    B. 《西安事变》    C. 《鸦片战争》    D. 《重庆谈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