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的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客机的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国11 000家大企业和15 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著名的ABB公司总部设在瑞士,工作语言是英语,财务报表以美元为单位,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
A. 国际经济组织 B. 跨国公司
C. 科技革命 D. 稳定的国际环境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B. 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 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D. “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1974年12月,欧洲九国首脑会议决定,将首脑会议定期化,后命名为“欧洲理事会”,作为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这样做有利于( )
A. 世界两极对峙局面能够尽快结束
B. 消除日益增长的世界多极化趋势
C. 遏制来自迅速崛起的日本的冲击
D. 欧共体内部对内和对外协调一致
联合国刚成立时,在51个成员国中亚非国家仅占13个,到1970年时,在124个成员国中它们已占70个——绝对多数。这一大批新成员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均势。这主要是因为( )
A. 美苏冷战 B.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 亚非拉独立和振兴 D. 和平、发展的主题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2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外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建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反映的背景是( )
A. 经济大危机爆发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 美苏冷战 D. 东欧剧变
“随着和平的来临,昔日的伙伴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逐渐放弃了合作。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成为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的目标。两个对手之间的敌意导致世界成为一个分裂的世界。”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在( )
A. 一战爆发之前 B. 二战结束之后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后 D. 两极格局解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