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领导人又采用什么建设模式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

材料四

 

(3)为解决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一问题,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做过哪些努力?建国后长期向苏联学习的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材料四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5)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资金、劳动力、国内市场(任答2点) (2)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3)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4)“大萧条”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试验”指:罗斯福新政;“新”在:国家(政府)干预经济。 (5)启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创新,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国内市场; (2)第一问依据所学 可知,1921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解决苏联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实行了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四中的“大萧条”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试验”指罗斯福新政;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新”在于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创新,因时而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构建稳定的世界格局,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某学校九年级一班同学开展了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矛盾下的和平

电影《我的 1919》中有这样一幕情景:在一次围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希望会议能尊重中国的合理要求,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在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

(1)材料一中展示的是哪次国际会议?此后直至二战前,形成了哪一世界格局?材料反映了这一体系下的哪一矛盾激化?除此之外,该体系下还有哪些矛盾?

步骤二:对峙中的和平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2)材料中,美国推行的冷战在欧洲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苏联采取过什么应对措施?

步骤三:多极下的和平

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

                                                                 ——约瑟夫·奈教授

(3)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其中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包括了哪些经济力量?(写出两个即可

步骤四:挑战下的和平

(4)进入21世纪,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请结合图片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 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 (  )

A. 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B. 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

C. 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反对全球化,不与发达国家交往

 

查看答案

三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有关科技革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断:甲: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乙: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丙: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占80%。他们讨论这一话题的中心是(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查看答案

数据图片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直观的信息。分析下面《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增长迅速

B. 美国、英国经济增长较慢

C. 美国丧失头号经济强国地位,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

D. 该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 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 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 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