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2)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3)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现了吗?

(4)为什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会有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2)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统一中国。没有。 (4)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关于启示学生只要谈出一点感受,且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曹操打败袁绍的战役是200年的官渡之战;根据材料二可知,208年孙刘联军打败曹操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根据所学可知,官渡之战中曹操势力不如袁绍,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约5万兵力对抗曹操20万兵力,因此两次战役的共同点是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2)根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时局有关键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赤壁之战后,曹操经营关中,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又占据四川、云贵地区;孙秋占据江东,并向福建、广东延伸。到222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3)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曹操的雄心壮志是统一全国;曹操在曹魏政权建立前就已去世,完成统一是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因此,曹操的抱负没有实现。 (4)根据所学可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原因是采纳许攸的建议,火烧袁绍的屯粮处,胜在战术得当。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骄傲轻敌,加上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利用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从曹操以少胜多和骄傲轻敌失败的经验教训可知,不可骄傲轻敌,应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点睛:解答此题应结合曹操的相关史实,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分析两次战役成败的原因和特点影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查看答案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查看答案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