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可以出现更高的发展速度。由此,他倡议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总路线并肯定以“跃进”代替“冒进”,干部和群众的干劲与热情被一再地激发并高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悄然兴起。这表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兴起的原因是( )
A. 领导人的决策失误
B.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
C.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 干部、群众急躁冒进思想的蔓延
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由此判断与这段描写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大跃进”
1957年我国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高等学校为44.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为86.7万人,普通中学为628.1万人,小学为6 428.3万人,比1952年分别增长130.1%、29.4%、152.2%、25.8%。1957年全国出版图书2.7万多种,报纸364种,杂志634种,分别比1952年增加101.4%、23%、79.1%。材料表明“一五”计划的实施( )
A. 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
B. 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C. 促进了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0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执政后第一次整顿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的整风运动。1951年底又发动了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实行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
A. 加强党的建设 B. 推进土地改革
C. 支援抗美援朝 D. 完成“一五”计划
“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2年与1949年相比,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增加111.8%,中学生增加186.2%。”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1)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2)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谁的什么建议,使诸侯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3)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哪个大臣的建议?这个建议是什么?
(4)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加强统一,还在经济上把哪两个方面的经营权收归中央,改善国家财政?
(5)结合材料,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