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世纪时,西欧的很多城市掀起了自治斗争,主要斗争的对象有 ①教会 ②世俗封建主 ...

中世纪时,西欧的很多城市掀起了自治斗争,主要斗争的对象有

①教会

②世俗封建主

③资产阶级

④市民阶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的城市是在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城市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于教会、封建主的斗争,来争取自治,故答案是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查看答案

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    )

A. 印度河    B. 黄河    C. 尼罗河    D.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查看答案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

 

查看答案

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杜鲁门国会演讲中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

材料三:2015年12月14日,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发表讲话称,美国领导的联军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10万人丧生。当前,叙利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大国之争。

——来自“新华网”报道

(1)材料一两幅图分别指的是哪两次国际会议?图一所示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2)材料二中杜鲁门的演讲有什么标志意义?美国为“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针对美国的举措,苏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什么?这一应对措施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4)当今时代,要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2009年9月1日,在波兰北部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波兰总理图斯克、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席了二战欧洲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仪式。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致辞时说,为了战胜法西斯,全世界付出了巨大代价,五千万人死于这场战争。普京说“我们应该反省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悲剧。”他说,俄罗斯议会对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了谴责,因此俄有权望其他国家也同样谴责自己的错误。

材料三  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写出图一中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写出其名称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速这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的“敌用残酷之炸弹”是指何事?对当时的战争有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