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稻田弯腰探身……深深地吮吸稻香……”请问这种场景最早会出现于什么时候?( )
A. 北京人时期 B. 山顶洞人时期 C. 河姆渡人时期 D. 半坡人时期
小米参加假期实践活动,已经知道她要考察“目前我国境内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遗址,请问:小米要去哪?
A. 云南省 B. 北京市 C. 陕西省 D. 浙江省
(题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是主导的……它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力量。
——黄素痷、甄炳禧《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1)材料一中的“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指的是什么?该科技革命为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材料二下图是1993—1999年间美国经济增长及IT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阅读下图“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3)据材料三,你能从图中得出什么样的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指出:与美国、日本相比,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一点明显不同,这一点不同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素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教育)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材料一中的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北大的校风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材料二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
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现代教育)
材料三我国小学、初中入学率统计图
(3)从材料三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后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邓小平文选》
(4)依据材料四,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华诞。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伟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光荣岁月,追寻其永恒的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到: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升出一片光明。(如下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如何理解1901年中国历史沉入“谷底”和1921年中国历史开始“上升”?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民主好处多……”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材料二中提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2年为24565元。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134元,2012年为7917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员令。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4)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多年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汉唐盛世,经济繁荣,国威远播;宋代经济继续发展,文化灿烂;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点。根据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唐太宗统治时期)“天下大稔(庄稼成熟,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请分别写出上述三则材料所描述的盛世名称。
(2)汉唐盛世,一个共同的原因是两个王朝初期的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分别吸取的是哪一王朝灭亡的教训?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陆游集》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 数的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 数的比例 | |
西汉 | 2 470 685 | 19.8% | 9 985 785 | 80.2% |
唐朝 | 3 920 415 | 43.2% | 5 148 529 | 56.8% |
北宋 | 11 224 760 | 62.9% | 6 624 296 | 37.1% |
(3)材料四中的史料和图表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什么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从何时开始?何时最终完成?
材料五 下图“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4)上图反映的情况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施复夫妇和被雇人之间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