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材料一中的“器物层面”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2)材料二中提到“变法维新的探索”,请问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材料二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发起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公车上书. (3)新文化运动;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4)时间:1921年(1921年7月或l921年7月23日).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1)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器物层面”的运动是指洋务运动;这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提到“变法维新的探索”,指的是戊戌变法,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的发展。 (3)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发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4)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在哪些战争后签订的?其中《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内容有哪些?

(2)材料一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为何先后失败?

 

查看答案

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A. 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B.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D. 《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查看答案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人们坐火车出行

B. 商务印书馆在出售自己出版的书籍

C. 街上走来成群结队的留着辫子的男子

D. 有人去拍电报谈生意

 

查看答案

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功臣,为和平解决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战事痛苦树立了榜样。毛泽东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攻克锦州    B. 北平和平解放    C. 攻克天津    D. 解放南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