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的利益为重,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和...

在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的利益为重,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为实现祖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页献,以下是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題

(1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培养军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举出一例

(2九一八事变后,民政府对日本略者实行不抵抗政策,结果如何?

(3年是卢沟桥变80周年,这个历史件对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1949年4月23日,哪座城市获得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

(5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 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中“九二共识”指的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哪一原则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6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黄埔军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答出一个即可) (2)东三省沦陷; (3)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由此爆发或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4)南京; (5)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或一个中国的原则; (6)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合作共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有关内容的识记。1924年5 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926年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有关知识的识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 (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进入到全国性的抗日战争阶段,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本主要考查学生对渡江战役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三大战役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会共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6)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认识。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第一次是国民大革命时期,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合作,打败了日本取得抗战胜利。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合作共贏。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材料一中的“器物层面”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2)材料二中提到“变法维新的探索”,请问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材料二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发起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在哪些战争后签订的?其中《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内容有哪些?

(2)材料一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为何先后失败?

 

查看答案

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A. 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B.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D. 《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查看答案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人们坐火车出行

B. 商务印书馆在出售自己出版的书籍

C. 街上走来成群结队的留着辫子的男子

D. 有人去拍电报谈生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