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

《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统一之后的一次大分裂,而分裂中又有统一。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认真观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请按顺序写出图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四个政权名称。

(2)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请问开发的条件有哪些?这一地区的开发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3)这一时期,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往内地,请你列举出内迁的游牧民族有哪些(不少于三个)

(4)内迁的少数民族在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其中一个民族在建立政权后,曾进行了一次改革。请分别说明这次改革的名称、措施。

(5)这次少数民族改革有什么影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民族观。

 

(1)魏 西晋 前秦 北魏 (2)条件:①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同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安定④当地民众和南下移民的共同努力 影响: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1)氐族、羌族、鲜卑族、匈奴族、羯族(任选3个即可) (2)名称:孝文帝改革(或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措施: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3)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民族观:中国是由不同民族共同构成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族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要共同创建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家庭。(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图片第一个呈三角形可知是三国时期的政权魏、蜀、吴。公元208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统一了黄河流域;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的政权,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灭亡后,建立东晋。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了十六国,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期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灭亡后,出现了南北朝,东北地区鲜卑族强大起来建立北魏,公元439年鲜卑族统一了黄河流域。 (2)依据课本所学,知道江南地区开放的条件有①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同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安定④当地民众和南下移民的共同努力;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生产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依据题干的限制词“这一时期”“内迁北方的游牧民族”,结合课本所学,从东汉末年以来,氐族、羌族、鲜卑族、匈奴族、羯族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民族界限日以缩小。 (4)依据题干中提示词“一个民族在建立政权后,曾进行了一次改革”。由此可知是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北魏,北魏孝文帝曾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措施,推行汉化的改革。属于基础知识,答出改革措施即可。这里强调: 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也是改革措施;其他的都是推行汉化措施。 (5)第一小问根据课本答出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影响即可。第二小问是开放的试题,关键词“民族观”。现实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围绕着处理好民族关系角度回答。 点睛:解题的关键,要首先解决问题中的代词。如第5问,“这次少数民族改革”的影响,学生必须首先知道“这次改革”指的是魏孝文帝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极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这是一位皇帝在获得来自西方的宝马时欣喜所作的诗歌。请问这是哪位皇帝

A. 汉景帝

B. 汉宣帝

C. 汉文帝

D. 汉武帝

 

查看答案

假如你想了解北魏时期育种的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首选地书籍应该是(    )

A. 《天工开物》    B. 《齐民要术》

C. 《资治通鉴》    D. 《农政全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书法成为一门专门艺术开始于

A. 秦朝

B. 西汉末年

C. 东汉末年

D. 三国时期

 

查看答案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3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要求新疆地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该地区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

A. 秦朝时期

B. 西汉时期

C. 东汉时期

D. 三国时期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

A. 秦朝时有人在纸上绘画    B. 东汉时有人阅读《史记》

C. 西汉时有人信奉道教    D. 西汉时有人阅读《伤寒杂病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