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
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
A. 以“德”教化人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当仁不让于师
李萌萌同学在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讲道理,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接近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一批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A. 墨家——孟子
B. 儒家——庄子
C. 道家——墨子
D. 法家——韩非子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把春秋战国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当时出现
A.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诸侯争霸局面
C.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商业繁荣局面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一篇历史散文中曾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六辅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