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俄美日三国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下列材料...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俄美日三国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哪一内容?依据材料说明这个农奴对此次改革怀有怎样的心情?

材料二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末期新日本具有怎样的特点?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成为了“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材料三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通过哪一事件得到了解决?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

 

(1)废除农奴制(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喜悦、感激、激动等 (2)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明治维新 (3)国家面临分裂危机;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4)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国家统一(或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拥有自己的财产,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依据材料一可知,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时,心里怀着喜悦、感激、激动等。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可知,19世纪末期新日本的特点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了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也成为了“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3)依据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所说“裂开了的房子”是指美国面临南北两种经济之间的矛盾(或面临“联邦分裂、国家分裂”局面),北方是资本主义制度,南方是种植园奴隶主经济。依据材料四所给信息“没有其他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推翻政府的武力”可知,林肯主张用军事(武力)手段解决“裂开了的房子”的问题,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 (4)依据所学可知,美国、日本之所以今天强大与历史上美国南北战和明治维新是分不开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发展的和平环境;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我们从中得到如下启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实行改革开放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1)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件事情?简述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高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栓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列举抗战时期两个著名战役加以说明。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3)材料三中图一的“尖刀”比喻哪一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战略意义。图二中的诗歌是纪念哪一事件?

材料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摘登

(4)根据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先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 “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张之洞属于哪个派别?张謇对轻工业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3)简述中华民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中国的变化中,你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沸水顶壶盖”“苹果落地”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想象却引发了两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两项科学发明(发现)。这两位科学家和两项科学发明(发现)是

达尔文——进化论            瓦特——蒸汽机

爱因斯坦——相对论            牛顿——万有引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 材料中的“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B. 这场“大战”的转折点是萨拉热窝事件

C. 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 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3年英德美法四国的实力对比表。据此表实力对比分析推断,这将导致的直接政治后果是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C. 轴心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D.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