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 创立了科举制度 B....

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 创立了科举制度    B. 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 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 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不是在隋炀帝时期,所以D项不能出现。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改革制度    B. 发展生产    C. 开凿运河    D. 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种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七下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哪一制度?管辖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另一位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康熙帝赐予他什么封号?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fǔ)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创立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识读材料,结合所学,梳理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2)郑和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你是怎样看待这次远洋航行的?

(3)从以上探究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

材料三(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