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曾指出:“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

马克思曾指出:“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此处所称的“地理上的发现”是

A. 丝绸之路开通

B. 文艺复兴运动

C. 马可·波罗旅行线路

D. 新航路开辟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通是在西汉,西汉的存在时间是公元前202到公元9年。故A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马可•波罗旅行发生在13世纪,故C不符合题意;发生在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被称作“地理上的发现”。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误把美洲的古巴、海地当成了印度,但他仍被称为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他就是

A. 达·芬奇

B. 但丁

C. 莎士比亚

D. 哥伦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安临潼华清池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兵谏亭都见证了 80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转折点。

为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12月9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物局联合主办,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承办的《西安事变与七贤庄——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展览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9号院展厅展出。展览全面展示了西安事变前后,在七贤庄设立的秘密交通站和红军联络处,肩负重托,不辱使命,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多项任务,为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见证西安事变的第一手史料是()

A.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B.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

C.七贤庄

(2)请写出因崇高的爱国义举,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被誉为中华民族“千古功臣”的两位将军。

(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简述“八路军”名称的由来。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5)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谈谈你对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举措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和北京各校学生的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材料二

材料三: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分别指出19196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4)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面图表

(1)图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

(2)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3)根据材料二分析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4)根据材料三,说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Point”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二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场战争?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是根据哪一条约?这一条约中能反映英国发动此次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2)材料二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北京的哪条胡同?

(3)材料二中的不平等条约使列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还取得了什么特权?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