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乾隆帝让人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在承德兴建普陀宗乘之庙。庙内安放数以万计的佛像、供器,并有几百名藏、蒙古、满族喇嘛在庙内诵经。一些信奉西藏佛教的蒙古族和藏族民众,千里迢迢到普陀宗乘之庙礼佛,把这里视为圣地。乾隆帝称赞它及其他类似的寺庙说:“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1)材料一描绘了哪位清朝皇帝接见哪一位西藏宗教首领的场面?后来又有哪位清朝皇帝赐予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什么封号?
(2)为了更好地管理西藏地区,清朝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你觉得材料二中的“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朝代 | 措施 | 评价 |
明朝 |
|
|
加强君权统治,如明太祖废除①________ | 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
|
明太祖时期设立②________、明成祖时期设立③________ | “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
|
清朝 | ④________时期设立军机处 | ⑤________ |
(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和它们的共同作用。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
A. 魏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辽宋夏金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
A. 重本抑末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 C. 鼓励海外贸易 D. 禁海政策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封建制度的完善 B. 生活习惯的变化
C. 社会文明的进步 D. 君主权力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