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某小组以“合作”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该小组的研究成果(部分)和要求,回答问题:
(1)合作即团结。写出下列史料“三国同盟”中位于欧洲的国名。概括史料的主要观点并列举两个史实,说明该观点得到了贯彻执行了。
(签字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2)合作即和平,周恩来在下图会议上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3)合作即发展,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 欧元)。(注;六国为英国,法国、荷兰。比时等六个国家),写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概括统计表反映的经济趋势并指出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52 | 1967 | 1975 | 1983 | 1991 | 1999 |
1215855 | 2433880 | 3213870 | 3836859 | 4672299 | 5403597 |
——采编自(英)安整·麦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4)合作是当前国际关系的必然趋势,写出决定这一趋势的经济和科技因素。
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了……然而,与日本缔结了秘密协定的英法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美国也没有坚定地支持中国。日本扬言不满足日本的要求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最后,关、英、法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高中历史》选修
材料二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九国公约》
材料三 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松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运”: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四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推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新覆一一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这两次会议有什么相似点?
(2)依据材料三,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三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上述四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你认为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美国学者都斯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列出了导致“人类困境”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
A.维护本国利益 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 D.转向海外投资
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 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
C. 火司机、汽车司机、网络程师 D. 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iphone6 s Plns是美国苹果公司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0日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此手机由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 )
A. 技术信息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文明多元化 D. 区域集团化
下列图标所示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 )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