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

    “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 ) “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

( 2 )材料所指“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 3 )“赔款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 1 ) 义和团运动。 ( 2 )《辛丑条约》。 ( 3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19世纪末兴起的义和团运动; (2)依据材料信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可知,此内容出自《辛丑条约》; (3)依据材料信息:“赔款白银4.5亿两”可知,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

(2)你认为“贼”是指谁?为什么说“无力回天”?

(3)你认为他“死得其所”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 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思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

( 1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次“自强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变法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族号,暗地里怀着呑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奉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 1 )李鸿章认为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原因是什么。

( 2 )基于上述认识,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

下面这幅图反映的历史史实与哪一场战争有关()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1900年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在廊坊被义和团打败的是(

A. 华尔

B. 西摩尔

C. 义律

D. 瓦德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