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根据下列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五: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作者写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谁的译著?该译著宣传的进步观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指导思想叫什么?以其为指导思想的革命对中国政局有何重大影响?

(4)以材料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写两个)?1918年开始该运动的新内容是什么?

(5)材料五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说说各种政治力量中,有哪些政治派别?材料五中“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分别指什么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

(6)依据材料五,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严复;西方进化论学说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三民主义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4)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传播马克思主义。 (5)政治派别:洋务派(封建地主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6)特点:由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或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2)本题考查英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原因,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天演论》的作者是严复,主要讲述了宇宙过程中的自然力量与伦理过程中的人为力量相互激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根本问题。该译著宣传的进步观点是西方进化论学说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革命指导思想叫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以其为指导思想的革命对中国政局的重大影响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4)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以材料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1918年开始该运动的新内容是传播马克思主义。 (5)本题考查英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原因,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结合材料可知,各种政治力量中的政治派别有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材料五中“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分别指务运动、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6)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结合材料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是:由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材料三: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四: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他表示深切的哀悼。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谁下达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

(2)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对日什么态度?“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3)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4)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5)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6)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谈谈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的原因吗?

 

查看答案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895年列强发动了哪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什么为口号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概述洋务运动的作用?

 

查看答案

90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国某地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开始,也是

A. 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B. 党在国共合作下誓师北伐的宣言

C. 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序曲

D. 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序幕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的口号不包括                                              (    )

A. “求富”    B. “自强”    C. “师夷长技”    D. “富国强兵”

 

查看答案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下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