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戎狄内侮(匈奴、鲜卑等族内迁中原),有晋东迁,中土遗民(中原百姓),播迁江外……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
——《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汉朝时期江南怎样的状况?
(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怎样的状况?有什么长远意义?
(4)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三中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户纸。宣帝改曰都
护。„„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于是,五十余悉纳质内属„„
——引自《后汉书·西域传》
请回答:
(1)张骞几次通西域?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发的?
(2)张骞通西域有何历史意义?
(3)从张骞出使西域所遇到的种种艰难和挫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4)材料二中“武帝”“北虏”各指谁?
(5)“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有何意义?
以下两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谁的更加符合历史史实,请说明理由
小历认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雄,不为后人所敬重”。
小史认为:“曹操文韬武略,为中国历史的进步做出杰出的贡献”。
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吴国最发达的是
A. 纺织业
B. 造船业
C. 制瓷业
D. 农业
南朝时商业迅速发展,当时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A. 建康
B. 洛阳
C. 长安
D. 成都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的局面,出现在东汉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