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丁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 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下列简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4)综上所述,你认为给我们今天的国家发展提供了什么启示?(两点即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乱世风云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阻滞和破坏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新的发展因素。此时期科技文化承上启下,在我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科技显辉煌】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
(2)材料一中的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艺术放光彩】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两幅作品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感悟传文明】
(4)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多姿多彩、辉煌璀璨。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3)材料一中的“周郎”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