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 )...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   )

A.     B.

C.     D.

 

A 【解析】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褒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展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2)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4)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     

(5)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被后世尊崇的原因。并列出三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秦首次完成中国统一,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晚唐胡曾《咏史诗·阿房宫》:“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刘邦)兵已入长安。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2空白处应该填什么?其分管什么?

(2)据材料一中图3、图4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分别是什么?

(3)在秦始皇身上体现出来的哪种优秀品质是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4)结合材料二,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你能为秦始皇的统治提供怎样的建议?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管仲相桓公”后提出了什么口号进一步提高了齐桓公的号召力?

(2)材料二反映卫鞅变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各国纷纷变法后,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

(3)材料二卫鞅变法后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

(4)从材料一、二两个国家的强国之路中,对你有何启发?

 

查看答案

攻占咸阳,导致秦朝灭亡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