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A.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B. 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
以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部分)。从中得出的结论应当是( )
1931年9月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10月 意大利侵略埃塞饿比亚:
1937年7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9年9月 德国侵略波兰;
1940年4~5月 德国进攻北欧、西欧;
1941年6月 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12月 日本偷袭珍珠港
A. 反法西斯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形成
C. 绥靖政策带来了严重后果 D. 战争由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
整理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王强同学的笔记内容主要反映的是
A. 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 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 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 协约国的暴行
经济专题是中国古代史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3)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5)综上所述,归纳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所示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学说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体现的是汉武帝接受谁的什么思想主张?其地位如何?
(3) 材料三的改革发生于何时?王猛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4) 汉武帝和前秦对于儒学的态度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渡过漳河后,项羽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不出夏门行》
材料三 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成语典故与哪一战役有关?此战役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壮心”指的是什么?它实现了吗?原因是什么?
(3)与材料三中成语相关的战役交战双方是哪一政权?结果如何?
(4)以上战役的共同点是什么?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