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
A. 民主科学 B. 自强求富 C. 变法图强 D. 三民主义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 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陈独秀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题文)(2016年南昌卷) 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人文主义 B. 三民主义 C. 自由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 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甲午战争的惨败 D. 中华民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