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结...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 年发生的“大萧条”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首次经济危机。它以 华尔街股市大崩溃为先导,随之出现大量银行倒闭,千百万人的积蓄付诸东流,数千 人跳楼自杀。美国随之步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生产出现严重过剩,农业资本家和大农 场主销毁过剩产品,86000 家企业破产,失业率高达 25豫。危机很快从美国扩展至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并从金融危机转变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 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 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 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1928 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 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 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 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 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世界近现代史》

(1)简述材料一中“大萧条”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实行工业化的突出特点,并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

 

(1)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影响:经济危机引发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德、日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2)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生产;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兴办大型公共工程,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评价: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工业化的顺利实施为维护苏联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奠定了经济基础。但这一经济体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评分说明: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作答。 (4)特点相同: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形成或实施的时间相同,都在 20 世 纪 30 年代;作用相同: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运行模 式都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等。(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29年发生的“大萧条”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首次经济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以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为导火线,从美国开始,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特点是: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影响是:经济危机引发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德、日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新政的措施有: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生产;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兴办大型公共工程,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可知,苏联实行工业化的突出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他自己的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工业化的顺利实施为维护苏联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奠定了经济基础。但这一经济体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有:特点相同,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形成或实施的时间相同,都在20 世纪30 年代;作用相同: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运行模式相同,都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担心俄罗斯的扩张,欲尽快发动战争,趁其内部矛盾突出、组织涣散时对 其进行打压;奥匈帝国担心周边国家“反奥”情绪不断扩大,故对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 事件反应强烈;俄罗斯则刚刚经历日俄战争带来的羞辱;德国作为经济快速增长国,迫 切希望将经济实力转变为政治力量,向老牌帝国提出挑战。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不 少政治家、社会历史学家预测战争的爆发难以避免,甚至持积极的“主战”态度。

——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埃文斯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词:

 

雅尔塔会议     日本偷袭珍珠港     日本签署投降书    德军闪击波兰   苏军攻克柏林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不列颠之战    诺曼底登陆    德国签署投降书     德军突袭苏联

材料三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要学会相互尊重,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面对 法西斯的疯狂进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西方与苏联通力合作,对加快德意日 法西斯的灭亡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证明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并不能成 为阻碍合作的理由。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的时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选取材料二中的关键词,简要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进一步扩大、转折和结束的全貌。

(3)根据材料三,写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合作签署的文献,并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4)反思历史,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运动的崛起,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者是谁?

(2)归纳图二与图三所示历史事件的共同点。

(3)上述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主题?

 

查看答案

步入近代社会以来,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取代以王权为核心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根据提示信 息,将下面的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国别

法律性文献

地位

英国

①《    

确立限制王权议会至上的原则

 

 

美国

②《    

美国独立战争的纲领性文件

③《    

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宪法

④《宅地法》和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扭转了战局

 

法国

⑤《    

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⑥《    

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查看答案

以下史实及其影响(或结果)的关联,不正确的是

A. 《凡尔赛和约》——中国辛亥革命爆发

B. 《九国公约》—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C. 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D. 日本军部上台——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查看答案

下边这面红旗启用于 1923 年,由镰刀、锤子和闪耀的五角星组成。锤子象征工人阶 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力),亦代表“全世 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与这面旗帜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 苏联共产党的成立

B. 俄罗斯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苏联的成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