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
A. 黄海海战 B. 丰岛战役 C. 大连、旅顺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火烧圆明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歌谣“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是指( )
A.红巾军 B.清军
C.太平军 D.义和团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
A. 中国大门被打开 B.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新中国成立 D. 香港岛被割占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
组以此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活动一 【识读地图——人类农业文明的摇篮】
(1)写出图中 A、B、C、D 分别代表的农业文明的名称。
A: B: C: D:
(2)简述图中所示人类文明区域在经济和所处自然环境方面的共同特点。
活动二 【解读数据——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
(3)图一中,促使英国棉花加工量、生铁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从图二所示的数据中,可以提取到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活动三 【史料分析——阐释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一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请你从俄、日两场改革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改革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活动四 【归纳总结—收获历史规律性认识】
(6)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规律性认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 年发生的“大萧条”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首次经济危机。它以 华尔街股市大崩溃为先导,随之出现大量银行倒闭,千百万人的积蓄付诸东流,数千 人跳楼自杀。美国随之步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生产出现严重过剩,农业资本家和大农 场主销毁过剩产品,86000 家企业破产,失业率高达 25豫。危机很快从美国扩展至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并从金融危机转变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 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 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 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1928 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 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 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 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 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世界近现代史》
(1)简述材料一中“大萧条”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实行工业化的突出特点,并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