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下列情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苏州、杭州等中国的通商口岸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多了起来
②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③中国人民被严禁参加反帝斗争
④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①③
D. ④③②①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林则徐虎门销烟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近代化就是经济实现工业化,政治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其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 洋务运功、戊戌变法
D.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企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变法结果?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
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奋发图强,实现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分别是哪三场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
材料二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
(2)材料二中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不平等条约的哪些规定有关?
(3)三个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