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 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 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 清政府腐朽
C. 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 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A.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万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