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原始人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情况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你认为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A. 玉米
B. 粟
C. 水稻
D. 大豆
如果你想探究下列选项中离我们今天最久远的远古人类,应选择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大汶口
D. 山顶洞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创举(或事件) | 意义 |
① |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道路 | 开创了一条 ② 道路 |
(1)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材料二:
(2)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一例,并说明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和1940年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4)根据以上内容概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和自强史的缩影,北大、清华自诞生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和S,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材料一中“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由北大的校风,你能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材料二 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2)材料二中最早洗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庚子赔款”是指哪一条约中规定的赔款?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注:此庚子年即1900年)
(3)青年学生为了捍卫祖国的利益和尊严,掀起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我们留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如何坚定这种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代中国教育的改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2年开始,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到美国学习,连续四年共派出120人。这些幼童的年龄段在10到16岁之间,将在美国进行为期15年的留学生涯,经费全部由清政府负责。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中国海归》,杨秦、梅彬、柯建刚主编
(1)请问材料一中所指的时间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的哪个时期?
材料二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2)康有为对近代教育持怎样的态度?
材料三 1898年7月,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它的办学原则是:以中国的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一些西方学科,构成中西结合的课程内容。
(3)据材料三概括京师大学堂课程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材料四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的学制。章程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的特点,对各阶段的课程设置、办学目标和教育行政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017北师大版)》
(4)请问材料中所说的章程具体指什么?
材料五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
(5)材料五是严复对某件事情的评价,请问此事指的是哪件事?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